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光明日报整版报道我校砥砺奋进的五年

来源: 时间:2017-09-14 点击量:

  新闻网讯   9月13日,《光明日报》第6版“砥砺奋进的五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刊”专版报道了我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的奋进历程。


  专版分为四个部分,在“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学思践悟”栏目刊发了校党委书记路钢的署名文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华中科技大学的足迹”栏目刊发了《筑梦,凝聚师生的力量——华中科技大学坚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数读华中科技大学”栏目介绍了我校学科建设成果和人才队伍状况;“我看华中科技大学这五年”栏目刊发了校友黄晓庆的文章《强国之路无坦途 务实创新应并重》。




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校党委书记 路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牢记嘱托,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在创新引领方面实现跨越发展。


不忘初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作为新中国创办的重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共和国旗帜下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


  校运系于国运。进入新世纪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始终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谋划推动学校发展。我们对接国家高校体制改革战略,建设医工特色的综合大学;我们抓住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机遇,建设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我们抓住国家几个五年规划的战略机遇,建成脉冲强磁场国家大科学工程,获批精密重力测量国家大科学工程;十八大以来,我们抓住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机遇,争取到“基于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放疗装备研发”等一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不忘初心再出征。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华中大的发展战略必须服务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意志,要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中国梦实现过程中作出华中大应有的贡献。


牢记嘱托,坚持立德树人育英才


  2010年,习近平同志视察华中科技大学,考察了“党旗领航工程”特色党日活动。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经济学院党委坚持16年创建“胡吉伟班”,把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集体成才的强大动力。党委学工部坚持10年开展“党旗领航工程”,创造了“支部建在班上”等先进经验。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坚持30多年举办人文系列讲座2185期,形成注重文化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学校坚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建设启明学院、创新研究院,华中大“创业企业家”在国内外形成气象。


  华中大师生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立德树人,突出本科人才培养,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四有”好老师,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培育“六有”大学生,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敢于竞争,勇做创新引领排头兵


  华中科技大学承担了3个国家级大学科平台的建设,目前在国内高校独树一帜;我们建设了13个蓬勃发展的工研院,服务湖北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我们在数控、激光等领域孵化了一批高科技企业,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这些事,是几代华中大师生创新引领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华中大人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勇于引领的精神风貌。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创新引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未来中国必将有更多的领域,在世界上从跟跑到并跑,最后实现领跑,华中大应该在中国领跑世界的领域中作出自己的贡献。华中大将对接国家战略,争取并建设好国家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新的重大平台,争取并承担更多更重要的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重点项目,为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健康中国、人才强国贡献华中大力量。


  当前,华中大学校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把几代华中大人的强校梦、一流梦与中华民族的强国梦、中国梦更加紧密结合起来,谋划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实现学校新的更大的跨越式发展。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9/13/nw.D110000gmrb_20170913_2-06.htm




筑梦,凝聚师生的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坚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九月初,华中科技大学“胡吉伟班”接力谱写青春英雄志的先进事迹,受到中央媒体普遍关注。该校在16年6届“胡吉伟班”的创建工作中,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坚持扎实的集体建设,秉持优良的学风校风,形成了长期的品牌效应,真正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推进集体成才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中科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放在育人工作的中心位置,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争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立心铸魂,全员育人促成才



2017年新生报到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9月1日,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华中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就会聚一堂,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题,认真研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大学生价值观养成,要求全校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做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体教师要帮助青年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学校注重引领广大青年在勤学、修德、明辨、笃行上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鼓励广大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围绕学生成长阶段,学校认真做好入学教育,建设好入口关,引导学生积极实现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学校系统设计大学成长过程教育,以“党旗领航工程”为龙头,围绕学业教育、心理健康、实践教育等方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还围绕就业创业、文明离校等方面做好毕业教育,把好出口关。


  已成为学校品牌的“党旗领航工程”,包含“早日站在党旗下”“党旗在我心中”“我为党旗添光彩”三阶段。近年来,学校党委不断赋予“党旗领航工程”新的内涵,将其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融合,紧紧把握新时代党员学习教育的脉搏,使“党旗领航工程”成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有力抓手和良好载体,成为广大党员“学”“做”的拓展和延伸。


  近年来,学校还在研究生中持续开展“红色领航员”,帮助学生把个人命运和党的命运、国家前途紧密结合,持续实施“党报进学生宿舍”,党报覆盖全校一万多间宿舍,引导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


榜样力量,坚持价值引领


  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识分子的谆谆叮嘱至今言犹在耳。


  华中科技大学师生中,也有这样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有着60年党龄、70年教龄、90多岁高龄的崔崑院士不忘初心、永葆本色,陈孝平院士关爱学生、勇闯医学禁区,冯克燕教授因“济世救心”当选荆楚楷模……这些身边的典型接地气、有人气,产生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学校还组织了十佳师德先进个人、十佳辅导员、十佳青年教职工、优秀教师班主任等评选,不断用身边的榜样引导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价值引领,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并推出系列举措。


  健全机制重保障。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党政负责人担任组长。学校还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规范学术道德的系列文件,编撰《教师服务手册》《师德学习手册》等,不断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基础工作。


  教育引导筑基础。学校积极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在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中,专门开设师德师风建设教育专题,学校主要领导上台讲授。学校举办师德专题培训班,课程由教师参与讨论形成”,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中。


  全面从严是关键。学校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学校对新进教师,严把思想政治关,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师德师风、学术道德列入必备考核内容。在教师岗位聘用、聘期考核、评优评先中,学校还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顶天立地”,对标国家战略



学生在实验室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着科技创新工作。他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顶天立地”做科研。学校既瞄准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前沿,不断创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又瞄准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正在喻家山麓动工建设的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是2015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华中大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也是该校第三个大科学平台,拟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精密重力测量科学中心之一。


  而华中大此前所有的两个大科学平台,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已跻身国际十大知名光学研究机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已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之一。


  这三大科学平台,犹如三艘科技航母,正引领华中大在有组织地开展原始创新的大道上筑就高峰,飞速发展。学校已建有2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75个部省级科研机构、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等,对学校科研工作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打造大平台牵引的,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转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链,产生重大学术成果,引领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9/13/nw.D110000gmrb_20170913_1-06.htm




强国之路无坦途 务实创新应并重


黄晓庆


  强国之路无坦途,育才造士系根本。华中大在民族崛起时主动担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秉承“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信念,为国家、社会输出了几十万高级人才。五年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华中大更是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坚守“双一流”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皆令人瞩目。


  在我看来,务实与创新是母校能够取得今日硕果的重要因素。


  务实是华中大的传承。母校坚持做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兼重“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遵从教育规律,重视人的发展,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创下了“学在华中大”的教育品牌与社会美誉。


  创新成就了华中大的优秀。母校一直将与时俱进、开放式办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提升华中大人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倾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我国正处在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民族复兴使命在肩。母校发扬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精神,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9/13/nw.D110000gmrb_20170913_3-06.htm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问学中心明信楼校友之家

邮  编:430074

邮  箱:hustjjh@hust.edu.cn

电  话:027-87559673 027-87542502

版权所有 ©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