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中国科学报》专访校长丁烈云

来源: 时间:2016-04-01 点击量:

新闻网讯 3月17日,《中国科学报》在第五版刊发对我校校长丁烈云的专访。报道题为《华中科大校长丁烈云:大学办出特色才有竞争优势》。

  相关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3/340781.shtm

  全文如下:

华中科大校长丁烈云:大学办出特色才有竞争优势

  ■本报记者 韩琨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身为政协委员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准备了两份提案,一份与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公共安全话题有关,另一份则与他高校管理者的身份密切相关,是高校办学的特色问题。

  在丁烈云看来,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在规模而在特色。国家部署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竞争优势。因此,他在提案中明确建议:“完善评价机制,鼓励高校办出特色。”

  两会期间,丁烈云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专访,谈起他期待的、高校应该做、已有尝试和即将着力推行的种种举措,分享他作为一位高校管理者的深切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为学生全面集“优”

  高校办学,人才培养是首要职能。熟悉华中科大的人大概都听说过一种“学在华工”的说法,现在叫“学在华中科技大学”,那么,这里的“学”有哪些具体内容呢?

  “在我看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学校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学生配置。”丁烈云回答道。而这里的“优”则有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人才培养的定位要优。”丁烈云解释道,“我们提供的教育是英才教育。培养英才就是华中科大的人才培养定位。”

  其次,培养方案要优。有了英才教育的定位,还必须通过培养方案来体现。他强调,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不同,“培养方案不仅管第一课堂,也要管第二课堂;不仅管知识传授,也要管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紧接着,就是培养模式的“优”。教育者必须思考,用怎样的模式实现培养方案。丁烈云向记者介绍,关于英才的培养模式,华中科大已经在进行大量的探索,比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理科人才的珠峰计划(理科)、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我们还有启明学院,从事体验式创新活动的教学。”他补充道。

  2015年10月,华中科大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联合创办了“贝时璋菁英班”,探索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丁烈云透露,“贝时璋菁英班”仅选拔了20名学生进行拔尖培养,使得本科生有机会与院士零距离接触,个性化地接受辅导。“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本校的教育资源,更注重吸纳和利用全国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他说。

  “另外,对于国际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也要利用,比如华中科大的工程科学专业,该专业完全与国际接轨,通过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为华中科大培养人才。”丁烈云还透露,该专业的学生均有机会在国外高校进行半年以上的交流学习,游学活动由学校出资支持。

  在丁烈云看来,第四个“优”则体现在课程体系方面。他说,目前我国关于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存在一些讨论乃至争论,而在他看来,无论是哪种模式,只要有可取之处都应当在实践中借鉴学习。“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广度,也要注意知识的深度,不管学生以后从事什么行业或者什么领域,都能终身受益。”

  “当然,这些优质资源和计划最终需要落实,就必须强调课堂教学质量的优,这是教育最主要的渠道。”丁烈云说。

  解释了人才培养中5个不同层面的“优”之后,作为高校管理者的他向记者补充道,学校对学生支持和服务工作也要创“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环境保障。“这是必须的。”丁烈云强调。

科研成果转化:突破限制的试点

  除育人外,科研是高校的另一重大职能。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其中,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成为五项建设任务之一。

  从专利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高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屡创新高,但专利成果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却依然未见明显好转。因此,诸多关心高校发展的专家认为,专利成果转化率如何提高,是接下来高校科研发展的重点问题。丁烈云乐观地告诉记者:“目前,阻碍专利成果转化的一些因素已经大有改善。”

  他解释道,一直以来,阻碍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审批程序较长,耗时久;二在于激励因素,主要指最后的成果比例分成问题,科研人员个人与学校集体占比谁大谁小。

  “当专利成果价值达到一定数额的时候,审批手续非常复杂,需要上报到学校、教育部,再到财政部。”丁烈云说,“好在,如今这两点都有了突破。”

  作为国家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改革试点,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有了专利成果转化项目的审批权,“在比例方面,是个人拿大头还是单位占大头,由学校自己来定。”丁烈云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近年来的一些实践,就2015年转移的成果,其中既有单个项目也包括一系列专利,乃至若干超过1000万元价值成果转移的项目,都由华中科技大学自行审批。

  “对于那些分成上科研人员个人占比多的项目,需要工会或者教代会投票通过。”他补充道,“当然,这不是全体职工大会,而是常设的委员会。这样的程序大大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在项目审批方面的效率。”

  关于科研成果,丁烈云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它们就好像夏天的冰棍一样,放着不吃会化掉,放久了会过时,必须及时转化。”在他看来,高校应当努力发挥优势,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对接,科技与人类健康的对接以及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对接。

  当然,高校在自身“修炼”的同时,还要主动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实现科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丁烈云特别提到了武汉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称这是应当充分利用的优良环境。

  “以往在科技园办产业模式,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很难得到社会上企业的支持,高校不得不通过直接办企业来实现产业化。而现在投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各种各样的风投很多,可以利用社会资本,或与企业对接,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丁烈云说。

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采访中,提及学校的发展建设时,丁烈云不止一次地表示,要突出特色,要令“学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品牌更响亮。他说:“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在规模而在特色。国家部署统筹推进‘双一流’,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

  关于办学特色,丁烈云借用了天文学中的“自转”“公转”术语来表述。在他看来,高校的办学特色既要体现“教育的自转规律”,又要体现“教育的公转规律”。

  丁烈云口中的“教育的自转规律”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如探索学术前沿,发现知识。其学术成果更多以发表论文的形式展现。一些大学排名也主要以论文评价为标准。“因此,高校必须给予教师空间,鼓励他们进行科学探索。”

  而公转规律则指的是大学与其外部关系的规律,要求高校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过,丁烈云也提到,如今很多成果难以量化,更无法相互比较,也没有列入大学排名,致使一些高校重视论文,忽视成果转化。

  “因此,我建议完善评价机制。在根据高校的贡献进行资源配置时,既要考虑高校遵循自转规律的学术成果,更要充分考虑大学在满足国家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他总结道。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在办学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学校更重视学科建设,重视争取博士点、硕士点上,而不大重视专业建设;重视科研工作,而不大重视教学工作,学科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够;资源分配更多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专业建设在政府和学校的资源配置中处于劣势地位。

  而这在丁烈云看来,也属于对办学的内涵没有完全正确的理解及实践。他说,办学需要既体现学科特色,也包含专业特色。其中,学科特色体现在知识的发现与创新中,表现为学术成果水平和科技创新实力,体现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以及学校的博士点、硕士点等方面。而专业的特色则体现为所培养的各类人才的特色,体现在人才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上。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大学的声誉和特色来自于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专业特色同样重要,或者说更为重要。”他说。

  鉴于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丁烈云建议,国家在制定政策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要兼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既考虑学科特色配置资源,更要考虑专业特色配置资源,鼓励高校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从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到如何让学在华中科大的品牌更响亮,丁烈云在采访中还说,要令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新名片,这些思考融汇在一起,正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所在。“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竞争优势。”他强调道。


TAG: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问学中心明信楼校友之家

邮  编:430074

邮  箱:hustjjh@hust.edu.cn

电  话:027-87559673 027-87542502

版权所有 ©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