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新闻学院:打造新闻评论教育的“华中大模式”

来源: 时间:2019-04-15 点击量: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529 发布时间:2019-04-12 编辑:郭雨辰

  ■记者 郭雨辰


  500余页、70余万字,集纳了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师生在新闻评论研究与教育改革方面的成果,内容涵盖演讲、专访、学术论文、学生毕业论文摘编,以及学校新闻评论发展大事记、会议综述等,全方位展示了学校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发展历程……


  2019年2月,一本名为《新闻评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文集出版。该书是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进行新闻评论教育创新与改革的一个缩影。



图为《新闻评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2019年2月出版)。


  厚重的书本背后是喜人的成绩。新闻评论教育的“华中大模式”已然成型,成为了我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亮点。2018年,“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顶层设计先行,以理念引领新闻评论教育改革


  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教育改革已走过了36年。在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原主任赵振宇看来,学校新闻评论教育的顶层设计者是华中工学院原院长朱九思。曾任《天津日报》《湖南日报》总编辑的朱九思在1983年提出办文科时首选新闻系,并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方针。“学校历任校长都非常重视新闻评论教育,正是在他们的支持下,加上汪新源、程世寿、吴廷俊、张昆、张明新等历任院长(系主任)的努力,新闻评论教育的‘华中大模式’才会逐步成熟。”


  时间进入到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教学团队认识到,由于人人都能发声,评论不再是职业传媒人的“独门秘技”,这对职业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以往的新闻教育中,新闻评论仅被作为是一种新闻业务中的写作技能,这无疑弱化了新闻评论的重要性。基于此,他们率先提出“新闻评论是一项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并将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提升到了学科建设的战略高度。


  2001年,经赵振宇、顾建明与时任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李振文协商,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和校党委宣传部联合组建了全国高校中首个新闻评论社团组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前校长杨叔子院士、李振文等担任评论团顾问,赵振宇任团长,顾建明、江洪洋、何志武等老师担任教练,开创了专业教育与社团活动一体化的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之路。



图为新闻评论团合影(2001年)。


  2005年,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并列入高校招生计划,此为全国首家。自此,我校新闻评论教育有了专门的“实验田”:转专业时面向全校招生、小班教学模式、本科阶段即实行导师制......这些举措使新闻评论教育有了可依托的实体平台和体制保障,生源的多元化也进一步推动了学生间的交流碰撞和知识的融汇。



图为首届新闻评论班开班仪式。



图为首届新闻评论班合影。


  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进一步实现了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的协同推进。该中心实行了开放的治学办法,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凤凰卫视、财新传媒等国内高校和媒体的几十位新闻评论专家为研究与教学骨干。通过深入调查国内新闻评论在理论、业务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开展了多项新闻评论课题研究与开放式新闻评论教育实验,共举办7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和3次新闻评论开放教育建设会,形成了系列的学术成果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为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编印的第一期简报。



图为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举办的新闻评论开放教育建设会。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发展为华中科技大学评论学社。该学社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的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相互配合,并于2016年获得了“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推选展示”一等奖。


  回溯学校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之路,一项项极具创新性的理念和思路很早便开始在教学团队中酝酿,并逐渐形成了共识。从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精品特色课程方案到新闻评论方向班,以及面向全校招收学员的评论学社,教学团队以“三大板块”搭建起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骨架”。


突出整体谋划,全方位打造评论人才培养体系


  3月18日下午,解放军报社评论部副主任桑林峰以《以吾心之理写天下文章》为题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无独有偶,澎湃新闻首席评论员沈彬、著名财经评论作家、电视策划人石述思等也都曾来到我校讲学。


  说起学院的师资,2018级研究生韩宗峰忍不住连番点赞。“听说我们学院的师资有一个特色,即三分之一来自学界、三分之一来自业界、三分之一有理工科背景。我听课时偏重于实践性的课程,会更关注来自业界老师的指导。”韩宗峰说,学院的论坛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媒体大咖的渠道,而业界一流专家的授课能让他更具体地了解新闻评论的实操过程。



图为经济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齐东向来校主讲第六期新闻评论茶座。


  实践性的课程和来自业界老师的指导让韩宗峰受益匪浅,而这正是学校新闻评论教育的独特魅力。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顾建明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我们的新闻评论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业界密切合作,建设开放的教育平台,走出了一条专业教育与社团活动一体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并进、专业教育特色与校园文化品牌互生的发展之路。”


  新闻评论人才培养改革涉及到培养体系的整体性变革。为解决新闻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团队以“三大板块”为核心,对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了系统性革新。


  专业教师、业界导师和新闻评论员“三位一体”的强大师资配备成为了学校新闻评论改革教育的保障。从业界引进专业教师,丰富的媒体经验为人才培养增添助力。曾任新闻评论教学团队负责人的赵振宇就有长期在新闻媒体工作的经历。一些没有业界工作经历的新闻评论课教师被派往媒体“充电”,顾建明就曾前往光明日报评论部挂职。教学团队还“眼睛向外”,从2006年起陆续邀请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凤凰卫视和湖北日报等单位的学界专家和资深媒体人任兼职教授。一批中国顶尖的权威媒体成为了实习平台,让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职业新闻评论员的敏锐触角。


  一门主体课加八门专题课的课程体系,使新闻评论班在全国独树一帜。“全国300余个新闻专业本科教学点,绝大多数只开设1门评论课,我们则开设了‘1+8’的课程。”顾建明介绍说,包括《新闻评论概论》、《中外新闻评论比较》、《新闻评论佳作评析》在内的多门评论专业课程的加入,使得新闻评论在学校新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以强化,更促进了学生从知识、实践到职业能力的转换。



图为由赵振宇讲授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社会进程中的公民表达》。


  小班授课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也得到了学生的点赞。教学团队每周会安排两次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新闻评论1701班本科生张东琪认为,这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上能够达成充分的双向与互动。由于所在班级仅有20人,人人都得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评论作品并获得点评。



图为新华网总编辑助理刘洪在为评论班学生点评修改作品。


  学生每年还通过暑期社会调查,完成一篇对上一年度中国新闻评论概况的调查报告,从2008年至今均在《新闻战线》发表。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媒体评论现状的认识,也使得教学能够紧跟媒体评论发展的步伐。


  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马璐璐、经济日报评论员欧阳优、南方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周虎城、河南日报评论部主笔薛世军、湖北日报评论部主笔肖擎、长江日报评论部主笔肖畅、深圳特区报理论评论部主笔邓辉林、深圳晚报评论部主任张强、新京报评论部副主任佘宗明……


  一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成为新一代的“意见领袖”,其中多人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因此而被誉为“新闻评论的黄埔军校”。


  “在教育部发布的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新闻传播学获得了A,这其中,新闻评论特色教育是很重要的加分项。”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前院长张昆说,“目前,新闻评论教育的‘华中大模式’已经成型。”


  “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通过专业重构、课程重建、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方式革新,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和成长型传播人才。”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说。


  据“势”行事,以事成“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探索还将继续,也必将创造出更多辉煌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问学中心明信楼校友之家

邮  编:430074

邮  箱:hustjjh@hust.edu.cn

电  话:027-87559673 027-87542502

版权所有 ©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