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心甜 游梦琪)“十一”国庆假期,我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来自十多个院系近2000名校友参加了“我的母校我的家”校友集体返校周活动,部分校领导、院士、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应邀出席。
校友返校期间,校友总会协同电信学院、船海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材料学院、能源学院、电气学院、经济学院和水电学院、药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新闻学院等学院为校友集体返校进行了服务安排。文化衫、校友纪念徽章、《华中大人》杂志、纪念手袋、学士服……在校学生的志愿服务也让校友们再次感受到母校的温暖。签名墙上留下了他们对母校的回忆与期待,校园里留下了他们身着文化衫的身影和足迹。
值年再聚首,从1957届到2017届,此次返校的校友中,有的已是人生阅历丰富的老者,有的是正怀揣梦想、奋斗拼搏的青年,一个又一个十年构成了校友的华中大记忆。有的与同窗好友结伴而来,感受校园数十年的新变化,有的与子女、家人一同回到母校,分享曾经在校生活的点滴。
校友们都诧异于母校变化之大:
我们是文革前的最后一届。我们中间隔了50年再次回来,半个世纪再聚会。学校比以前更漂亮了,我们更热爱这个学校,到处都是绿化,原来我们觉得南一楼是最漂亮的地方,现在都显得有点陈旧了。你们非常幸运,你们赶上了好时候。
――1970届机械系校友
这次回母校感觉学校变好看了,变得不认识了,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多地方,现在都找不到了。但是宿舍还找得着,食堂也找得着。看见那个机械大楼,挺漂亮的。学校建得更好,作为校友,以学校为荣。学弟学妹们,在校期间要认真学习,要好好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把基础打好,以后出去工作能够为母校争光。
――1987届机械系校友
当年的华中大叫华中理工大学,全国排名靠前,学生们踏实好学。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办的人文讲座,许多名家大师登台主讲,让我们学生目睹了大师的风采,又浸染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我们那个时候生活艰苦,读几年书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好好学习,不要挂科,同时要学会享受生活。
――电气自动化1997届苏志伟
1997年香港回归,特别兴奋,7月1号那天我们每个人给自己写了封信,贴上香港回归的邮票,上午寄出,下午收到,感觉7月1号的邮戳特别有纪念意义,晚上我们还一起聚在电视机前看香港回归。
华中大的学风一直是严谨务实的,那个时候老师对我们都特别严格,因为设计方面对精确度的要求特别高,差一厘米都不行,同时华中大人也很低调,不爱张扬。希望以后每一代的华中学子都能够秉持这种风气,为华中大争光。
――土木学院1997届陈志文
这十年学校变化不是很大,学校外面倒是变化挺大的。学习氛围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谨,我最近几年在我们公司从事人事管理的,回华科招聘,感觉咱们的学生学习还是没有落下的。大学学的东西还是有用的,我刚开始到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工作,学的知识特别有用。有时候回来跟学校老师请教,都没有在大学时候学得通透了。要把握住大学时光,同时要多方面发展。
――能源学院2007届 刘奇
现在学校基础设施更好了,宿舍也装了空调,也修了很多实验楼,树长大了。我们在校的时候,韵苑树都很小很小,现在回来树都长成大树了。我们是韵苑建成第一批住进去的学生,那时候东九楼也刚建成。我们学校学习氛围很好,母校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踏实。对于我们来说,四年的本科教育给我们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大家有的在从事专业工作,有的并没有,大家都发展的不错,很感激母校提供的教育。十年过得非常快,一下子就过了,有很多同学是十年才第一次见面,目前看大家的变化不是很大,希望下一个十年的时候,同学之间有非常好的感情,会经常联系。在毕业二十年,三十年的时候,再回母校再来看看。
――环境学院2007届 蒋毅
据悉,校友集体返校纪念活动从2009年至今已举办九届。自2012年确定 “我的母校我的家”活动主题后,得到了全校各院系的大力支持,已有逾万名校友响应返校参加了活动。